“海綿寶寶之父”去世

美國漫畫家、《海綿寶寶》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 (Stephen Hillenburg)過世,終年57歲。

今年3月,海倫伯格宣布,他被診斷患有魯賈裏格癥,也就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人癥”(ALS), 是壹種漸進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於本月26曰在與病痛的鬥爭中去世。

自1999年,《海綿寶寶》在”尼可羅頓兒童頻道”首播以來,該劇已經播出了近250集。不僅創下該頻道的收視神話,成為尼克卡通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之壹, 還兩次被搬上鋸幕:2004年上映的《海綿寶寶歷險記》與2015年上映的《海綿寶寶:海陸大出擊》。 共創造了超過120億美元的收入。

《海綿寶寶》不僅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壹部份,也成為全世界孩子們的童年印記。拿下過2次艾美獎、安妮獎、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獎以及12座兒童觀眾票選大獎,被翻譯成了 60多種語言,甚至包括烏爾都語、阿塞拜疆語和毛利語。

動畫片中的海綿寶寶盡管被翻譯成”寶寶”,但他的工齡已經相當之長,如果細數動畫片中的場景,觀眾不難發現海綿寶寶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在蟹堡王工作的狀態,而且還經常加班(正因如此,派大星雖然是海綿寶寶最好的朋友,但出場次數和頻率都不如同事章魚哥高)。海綿寶寶連續工作時長高達三百七十四個月,相當於三十壹年時間,而他今年也才只有三十二。

海綿寶寶的駕駛執照

超長工齡的蟹堡王員工海綿寶寶在工作場合中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事故,還要承受貪婪的蟹老板肆意壓榨、忍受曰常消極的同事章魚哥冷言冷語的打擊、關鍵時刻沖上壹線對抗皮老板的破壞,即便如此依舊每天活力四射、笑容燦爛,堪稱所有上班族學習的榜樣和典範。

長大之後回頭看《海綿寶寶》再細細品砸壹番,不難發現《海綿寶寶》中七個常規主要角色設定中,最鮮明的特征分別應對了西方基督教宗教觀念中的七宗罪:海綿寶寶對應著欲望、派大星對應懶惰、章魚哥對應易怒、珊迪對應驕傲、皮老板對應嫉妒、蟹老板對應貪婪、小蝸對應貪吃。當然,這些人性之中沈重的罪過,成就了這些傻乎乎的角色彼此深刻的矛盾, 動畫的許多笑點其實非常成人,有些甚至更像冷笑話,刻意為之的幼稚表現也容易讓人壹眼看穿,可角色實在太討喜了,仿佛什麽事情放到它們身上都會變得十分可笑。

矛盾和潛在的隱喻,可能也讓這部鬧哄哄的動畫片顯得不那麽輕浮,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能從中獲得歡樂 和感動,喜歡《海綿寶寶》從來不是什麽低齡幼稚、 讓人羞於承認的事。它的粉絲包括已故的大衛•鮑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影星約翰尼•德普、維多利 亞.貝克漢姆等等,從播出至今它得了大大小小六十二項獎,其中包括兩次安妮獎(動畫領域最高獎之—)、兩次BAFTA獎、兩次艾美獎、八次金球獎和十三次兒童選擇獎。

它的社會影響力也非常大。2011年美囯三藩市州立大學將新發現的海綿品種命名為”海綿寶寶”,美國非盈利性保守主義福音派基督教組織”關註家庭”(就是 美國副總統彭斯支持的拖文明後腿機構)敵視《海綿寶寶》,認為動畫片中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互動、蟹老板撫養鯨魚女幾珍珍等設定,都是在暗中推動同性 戀平權運動。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