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年版)》解读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是202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发布文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边界。确保技术工具平等地惠及不同地区和个体,无障碍地服务有身体或认知障碍的特殊需求群体。 《指南》明确五大应用原则,具体包括:坚持育人导向,强化素养本位;坚持教育公平,尊重学生差异;坚持价值引领,确保技术向善;坚持需求驱动,持续稳步推进;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安全可控。

一、核心内容精要

三大应用维度
• 学生发展维度

-个性化学习:智能学伴系统生成学习诊断报告

-跨学科探究:虚拟实验平台支持气候变化等主题研究

-心理支持:AI情绪疏导工具缓解社交焦虑

-特殊教育:视障触觉反馈/听障手语动画技术应用

• 教师发展维度

-教学设计:AI辅助生成差异化教案

-课堂创新:AR/VR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学业评估:智能批改系统生成学情分析

-协同评价:多智能体参与作品评审

• 教育治理维度

-校务管理:智能生成跨部门协作方案

-资源调配:适配偏远地区数字教案

-决策支持:AI模拟推演教育政策影响

分阶段实施策略

  • 小学:兴趣引导+使用监管(禁用开放式功能)
  • 初中:批判思维+信息验证(指导交叉检验)
  • 高中:原理探究+伦理评估(分析社会影响)

二、教学实践关键点

人机协同新范式

  • 教师角色转型为”学习设计师”,例如:
  • 在AI生成教案基础上融入情境化设计
  • 基于学情分析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 设计”校园碳中和”等跨学科AI探究项目

数据伦理双保障

  • 建立敏感信息过滤机制(家庭/健康数据)
  • 开设”AI伦理工作坊”分析文化偏见
  • 培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意识

学段适配策略

  • 小学:AI动态绘本/有声读物激发兴趣
  • 初中:AI辩论观点真实性验证训练
  • 高中:机器学习模型伦理评估实践

批判思维培养

  • 分析AI文本逻辑漏洞的专题活动
  • “AI创作边界”主题辩论会
  • 英语写作AI修改的文化倾向反思

三、典型应用场景

学业支持案例
-某高中采用智能学伴系统:

-生成”函数图像分析”个性化课程

-基于错题数据靶向推送练习

-释放教师精力聚焦深度辅导

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AI情绪支持系统:

-匿名倾诉通道+危机预警机制

-与专业心理咨询形成互补

-保持人文关怀的核心地位

教学创新案例
-小学语文AI课件:

-自动生成《背影》朗读音频+意象图谱

-教师补充家庭访谈实践环节

-严格审核情感引导内容

教育均衡案例
-乡村双语教学方案:

-AI生成民族语言教案

-数字教师缓解师资短缺

-注重在地文化适配性

四、分阶段实施规范

小学阶段
• 使用限制:

-禁止独立使用生成功能

-课堂限定使用教育专用AI
• 典型应用:

-语文AI拼音动画辅助识字

数学几何图形动态演示

初中阶段
• 能力培养:

-AI信息真实性验证训练

-多源信息交叉检验
• 典型应用:

-英语AI观点辩论赛

-化学虚拟实验验证

高中阶段
• 深度学习:

-AI模型偏见分析

社会影响评估
• 典型应用:

-简易图像分类模型开发

城-市交通优化模拟推演

五、禁止事项清单

学生红线

  • 直接提交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
  • 在创作类任务中过度依赖AI
  • 输入个人隐私数据
  • 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内容

教师禁区

  • 用AI完全替代教学互动
  • 未经审核使用AI评价结果
  • 输入涉密或敏感信息

政策来源: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指南》完整版:https://docs.qq.com/doc/DSENKV3VhemhwZHFi

 

编辑:CCGE 编辑部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