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的未来

斯皮尔伯格赛博连字符 9000 型,1.6 太赫兹 3D 全方位制作数字化仪

(节选自他在微软/迪士尼/英特尔公司图形人工智能芯片组 2029 届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

今天你们毕业了,面对着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你们中的许多人或许都在问自己:动画行业的未来对我意味着什么?要预见未来,只需回顾过去。
有人认为是比尔·盖茨挑起了好莱坞软件大战,也有人说是乔治·卢卡斯凭借其全数字大片才是幕后真正的天才。但不管怎样,由于我们的创造者的远见卓识,如今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数字动画已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更多的高预算,没有更多的健康和福利,再也不会有版税,再也不会有罢工,最重要的是,再也不会有人参与其中。如今一部普通电影只需几纳秒就能由计算机完成剧本创作和前期制作,图像以每英寸 10000 dpi的精度渲染,耗电量仅约 3 美分。如果好莱坞的会计们还没有被 QuickMonkeyPoints v.1.0 取代,他们一定会欣喜若狂。
卡通片是数字革命的首批牺牲品。迪士尼出品的《小美人鱼》开场时,那艘壮丽的船从雾中破浪而出,线条精准得非人力所能及,这标志着末日的开始。但真正给传统动画致命一击的,是一条名叫尼莫的小丑鱼。就像侏罗纪时期的哺乳动物一样,电脑来了!仅仅几十年后,被称为“手绘动画师”的人类物种就灭绝了,此后所有的动画长片都是用电脑制作的。
外来演员是下一个走向灭绝的群体。你或许知道他们有个好莱坞的委婉说法叫“临时演员”。他们名字本身就预示着他们的末日。既然能用电脑合成技术在背景中添加上百万虚拟人物,而且这些虚拟人物不需要健康保险和养老金计划,那电影公司为何还要花大价钱雇用“临时演员”呢?
当然,在好莱坞王国里最“吸金”的物种当属演员中的自恋狂。电影公司深知,如果能用数字替身取代演员,就能省下数十亿美元,尤其是那些贪婪地索要票房 20%分成的演员。所以,一旦算法完善,演员就被数字动画合成的替身所取代。谁能想到,一串串的 1 和 0 能如此逼真、性感?我敢说,因为我娶了一个。
(停顿以等待网络上的笑声)
“个头越大,摔得越惨”这句话在好莱坞最具权势的物种——导演兼艺术家身上得到了印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位让他们走向了衰落。你或许可以称之为与“人工智能”的一次“亲密接触”。
蛋白质数字遗传算法发挥了作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脑 DNA 被转换成数字软件,结果是“现成的”奥斯卡级别的导演水平。
随着导演成为历史,好莱坞地位最低的物种——编剧,终于得以在片头署名。“在好莱坞的所有生物中,文字创作者无疑是不可替代的。”他们像铁路大亨一样笃定地说道。电脑可以生成和处理图像,但它们无法从虚无中产生创意,也无法构建复杂的剧情和人物。
(强忍住一声轻笑)
不得不佩服他们。作家们就像卑微的蟑螂一样,是最难被消灭的。他们哪里知道,就像玛塔·哈丽在将军指尖的爱抚下,他们正在“抚摸”着自己的掘墓人——电脑!当他们敲击键盘时,人工智能“蜘蛛”正在悄悄分析他们的一举一动,破解基本的情节和人物元素。2019 年,微软终于完善了随机访问情节引擎(RAPE)。于是,多亏了我们人类先辈的仁慈,长期遭人轻视的编剧们终于不用再受苦了。
模拟制作的最终消亡来得很快。垂直整合的制片厂网络纷纷被最后一家软件巨头收购,这家巨头将它们全部整合进一个庞大无比、威力无穷的计算机宽带网络,这个网络包揽了所有娱乐产品的创作、制作、导演、主演和发行工作,无论是现有的还是未来将要创作的。
如今已是 2025 年,我们刚刚庆祝了奥斯卡金像奖的百年华诞——这是对全新数字好莱坞的恰如其分的纪念。颁奖典礼在我的微软/迪士尼/英特尔芯片组中举行。所有奖项都可以说是“虚拟”的,所以我连续第十次包揽奥斯卡奖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的人工智能朋友们,你们的未来就像我们虚拟首映式上模拟夜空里纵横交错的数字聚光灯一样光明璀璨。满怀信心地前行吧,去点亮这个世界!
© 2011 杰弗里·斯科特,保留所有权利。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