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動畫《時間之子》
《時間之子》作爲2025年端午節前後上映的電影,以7837萬元票房逆襲《碟中諜8》等大片,成爲檔期國産片冠軍,爲電影票房也增添了一絲濃墨。電影中所傳遞的關於愛、生命、以及時間的探索,無疑成爲了電影最爲吸睛之處。
《時間之子》曾入選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週十部“最值得期待動畫電影”,是首批被推介項目之一。該片耗時五年精雕細琢,以超過2000個鏡頭和40-50層手工堆疊的粒子特效,構建出時間金沙流淌的瑰麗幻境。
開篇以舒緩的節奏展現漁村生活,通過細膩的場景描繪與人物刻畫,完成故事背景的鋪墊與角色性格的塑造;進入大都會後的冒險情節,則加快節奏,融入動作場麵與喜劇元素,增強情節的緊張感與吸引力;在情感表達的關鍵段落,導演運用慢鏡頭、長鏡頭等視聽語言,放緩敘事節奏,爲觀衆營造沉浸式的情感體驗空間。這種動態調控機製,使影片在情節推進與情感渲染之間達到平衡,有效調動觀衆的情緒反應。
影片虛構的“大都會”以舊上海爲基底,石庫門裡弄的菸火氣與霓虹歌舞廳的浮華交織,蒸汽朋克的巨大齒輪懸浮於旗袍衣袂之間,形成獨特的“海派摩登”視覺奇觀。然而,這種大膽融合也帶來爭議:黑幫追殺的肅殺與歌舞片段的歡快節奏斷裂,部分闖關橋段被指爲炫技的碎片化展演,“成分太雜”成爲部分觀衆的批評焦點。
《時間之子》突破傳統線性敘事框架,構建起充滿張力的多維敘事網絡。影片以女主角千曉的視角爲切入點,將漁村日常與大都會冒險兩個時空維度進行嵌套式呈現。導演採用“敘述性詭計” 手法,將 “一日奇遇” 與 “一生相守” 兩條時間線相互交織,打破觀衆對常規時間順序的固有認知。
核心道具“時輪” 在敘事體繫中承擔着雙重功能。從敘事學視角分析,它不僅是推動情節髮展的關鍵驅動力,更是時間操控與命運詛咒的象徵符號。“時輪” 賦予千曉暫停時間、永葆青春的能力,同時也爲角色設定了特殊的時間規則體繫。影片中反複出現的手表、沙漏等時間意象,作爲 “時輪” 的延伸符號,進一步強化了時間主題的表達。這些符號在視聽層麵構建起多層次的隱喻繫統,將角色在時間洪流中的掙紥與無奈具象化,深化了故事的悲劇色彩與宿命感。
它的真正價值,恰恰在於這份“不完美”所包裹的真誠——在神話IP壟斷的市場中,一群新人甘用五年時光,精雕細琢一個關於告別的原創故事,這份近乎執拗的勇氣本身,就值得最響亮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