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和無代碼軟件開發給數字經濟創新帶來的影響
截至目前,全球至少已有近兩億人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但人們已不再滿足於坐在電腦前跟AI“聊天”,而是開始開發能夠自動根據任務需要向人工智能發出提示的工具。當自動提示工具與大模型兩相結合,AI代理便由此誕生。
2023年4月,OpenAI聯合創始人布羅克曼現場演示了GPT的“自動模式”。在該演示中,AI代理几乎“包辦”了一場晚宴:不僅根據要求生成了一份晚宴的推荐菜單、一份圖文并茂的邀請函,還自動將該菜單需要購買的食材加入生鮮電商APP的購物車,并自動發布了一條有關該晚宴的社交網站帖子。
AI代理還能根據比較模糊的需求提示自動制作網站,自動完成各種需要使用Office軟件完成的文字和表格處理工作,甚至自動根據已有論文數據進行歸納總結生成分析論文等。
比爾·蓋茨近日發長文解讀AI代理未來,表示AI代理將徹底改變人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帶來自鍵槃、屏幕和鼠標發明以來人類與計算機互動方式上最重大的革新。
AI被看作對人類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進行增強的擴展性工具,使得人的工作水平更上新台階。但與此同時,AI代理也給許多現有的工作崗位帶來沖擊,因為企業可能嘗試雇用更少的人來完成相同的任務。這種由創新帶來的對現有經濟結搆的破壞,被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稱為“創造性毀滅”。隨着AI代理代替大量只需要較少的計算機技能就可完成的任務,這些被迫再就業的勞動力將不得不適應新的勞動力市場需求,這注定將是一個較長時期的、伴隨陣痛的過程。
盡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淘汰掉一批傳統數字崗位,但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窗,這就是“無代碼軟件開發”。目前,以AI大模型為基礎的編程輔助工具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能夠根據用戶十分模糊的指令來生成軟件或網頁代碼。例如,2023年的GPT-4演示中,演示人員僅僅是在A4紙上手寫了一個十分潦草的結搆示意圖,GPT-4就根據其自動生成了能夠實際訪問的網頁。這無疑大大降低了開發IT服務的門檻。只要一個人有足夠有創意的、能夠滿足許多人需求的數字服務“點子”,就可以成為互聯網創新的風口,“人人皆可創新”的時代已然到來。
對此,政府需轉變觀念,兼顧市場監管與促進創新,一方面降低數字創新過程中的注冊與融資門檻,打通中小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的痛點,讓就業與創新政策適應“人人皆可創新”的新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探索更有利於保護創新“點子”的版權與專利保護新政策,從而激勵那些能夠不斷提出創新“點子”的人才。
綜上所述,展望2024年,無論是人工智能技朮自身的迭代發展,還是其對數據價值的重塑,抑或是向各行業、各領域的應用滲透,人工智能的影響可謂無處不在,既為科研、創新和經濟賦能,又帶來新的挑戰與風險。我們應以開放的心態看待人工智能帶來的諸多改變,審慎研究和應對其可能帶來的新課題與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