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中國動畫產業發展成果

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翻天覆地的巨變,很多經濟領域、產業形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動畫領域毫無疑問也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本文將主要梳理改革開放40年中國動畫產業的主要成果。

壹、動畫創作碩果累累

中國動畫經過90余年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誕生了壹批又壹批優秀的動畫作品。這其中既包括《寶蓮燈》《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這樣的動畫電影長片,也包括《三個和尚》這樣的動畫電影短片;既包括《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這樣的電視動畫系列片,也包括《功夫兔與菜包狗》這樣新興的網絡動畫作品。很多作品在國內外獲得了多個獎項,不少作品都經歷了歷史的檢驗和人民的檢驗,經久不衰,堪稱經典。

經過幾十年對動畫技法的不懈創新,經過無數創作者對民族藝術的不倦探索,中國動畫形成了在世界上獨樹壹幟的“中國學派”。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首創作的壹大批作品,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通過中國繪畫風格,嘗試多種技術手段,展現中國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讓中國動畫獲得了世界贊譽。而以中央電視臺和央視動畫為首創作的《西遊記》《哪咤傳奇》《小鯉魚歷險記》《美猴王》等作品,在電視動畫領域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學派”,用中國形象、中國故事體現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具有濃郁的“中國風”。目前,在網絡動畫領域又掀起了“國風動畫”的創作潮流,使中國審美受到新壹代年輕人的喜愛。可以說,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國文化自信,是“中國學派”誕生及不斷發展壹以貫之的動力源泉,也成為中國動畫精品創作的命脈。

如此豐富的成果,是和壹代又壹代動畫藝術家孜孜不倦的藝術創作分不開的。中國動畫歷史上誕生了萬氏兄弟、特偉、阿達等壹批世界知名的動畫大師。他們高超的動畫技藝與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是中國動畫人永遠的榜樣。江山代有才人出,改革開放以後,蔡誌軍、速達、田曉鵬等壹批又壹批動畫導演不斷茁壯成長,成為新時代中國動畫創作的主力軍、生力軍和中堅力量。

在中國動畫人探索動畫創作規律的過程中,動畫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從1926年的《大鬧畫室》,到1935年的《駱駝獻舞》,再到1941年的《鐵扇公主》,中國動畫人用15年時間完成了從動畫短片、到有聲動畫、再到動畫長片的“三級跳”。第壹部木偶片《皇帝夢》、第壹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瓜》、第壹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第壹部折紙動畫《聰明的鴨子》、第壹部立體動畫《大獎章》等不同材質和技術種類的動畫影片相繼問世,標誌著中國動畫技術不斷攻克新的難關,特別是水墨動畫技術的研發成功,讓世界為之驚嘆。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在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引領世界進入CG動畫時代之後,中國人對CG動畫技術的探索也逐步升溫。2006年問世的《魔比斯環》,是我國最早的全CG三維動畫電影之壹。

在中國動畫人探索動畫創作規律的過程中,動畫藝術水準也不斷提高。在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動畫第壹個創作高峰時,動畫的“民族性”獲得格外關註,從題材到元素要彰顯中國特色,把中國傳統繪畫、音樂中的多種藝術表現方式吸收到動畫創作中來。改革開放以後,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動畫第二個創作高峰時,動畫的“總體構思”成為壹種方法論與思潮,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壹、主題與技術手法的統壹等等,從影片立意到材質風格的選取、到音樂音效的編創、再到鏡頭語言的使用,動畫創作的方方面面都獲得了關註與提升。進入新世紀,隨著動畫產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動畫人也開始從海外動畫中吸取創作養分,從世界觀架構、人物塑造、劇情構建等方面提升商業化動畫作品的藝術水平。

二、產業發展成果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動畫的創作生產也經歷了這壹浪潮。在這壹過程中,動畫的制作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播映體系日漸完備,產業鏈構建逐步完善,受眾群與市場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動畫與文學、漫畫、影視、遊戲等行業的聯動日益活躍,與實體經濟及傳統行業的融合程度顯著加深。

電視動畫率先充當了中國動畫產業化發展的排頭兵角色。電視媒體在20世紀80、90年代的普及,使中國動畫擁有了除電影以外的另壹個大眾傳播媒體,電視動畫也迅速成為推進中國動畫產業最活躍的力量。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以制作機構建設為主體、播出渠道建設為牽引的電視動畫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壹是產量規模大幅提升。在播出渠道不斷拓展的市場需求拉動下,國產電視動畫產量迅速從1993年的4部195分鐘攀升至2011年的435部26萬分鐘。雖然此後電視動畫年產量有所下滑,但近年已基本穩定在10萬分鐘左右的高位。二是制作主體不斷壯大。除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央視動畫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外,江通動畫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卡通集團、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壹批民營動畫企業紛紛湧現,奧飛、華強等有實力的企業也在動畫方面開疆拓土。三是播映體系日漸完備。已經形成了以央視少兒頻道、五個上星動畫頻道(北京卡酷少兒頻道、湖南金鷹卡通頻道、上海炫動卡通頻道、江蘇優漫卡通頻道、廣東嘉佳卡通頻道)、地方少兒頻道及其他上星衛視動畫欄目為主的電視動畫播出體系。四是產業鏈構建逐步完善。從此前單壹的生產播出,到後來擴展到前端和上遊的文學、繪本、漫畫,後端和下遊的多品類授權以及向電影動畫、遊戲等不同媒體產品的改編;從單純的國內傳播、電視媒體傳播,到國際傳播、全媒體傳播,電視動畫產業鏈體系構建基本完成。五是孕育誕生了幾部較有市場影響力的作品。20世紀90年代問世的《藍貓淘氣3000問》,21世紀初期問世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等作品,均有較高的觀眾知曉度和市場影響力,在較長時間內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六是探索了壹些盈利模式。壹些企業以加工引領原創,以播出引領原創,以玩具、主題樂園等後端產業引領原創,都獲得了壹定的成績。

經歷了歷史輝煌的電影動畫在21世紀10年代掀起了中國動畫產業化運營的高潮。壹是產能得到初步釋放。中國動畫電影從20世紀90年代幾年出1部作品發展到21世紀10年代每年上映大約40部作品,影片產量大幅提升。二是消費規模逐步擴大。21世紀以前,絕大部分國產動畫的票房只是百萬元量級甚至更低,而2009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首部電影就獲得了8000多萬元票房,次年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更是獲得1.24億元票房,是首部票房過億的國產動畫電影。此後,《熊出沒》《十萬個冷笑話》《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賽爾號》等動畫電影先後突破億元。《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熊出沒·變形記》《大魚海棠》等動畫電影的票房達到9.56億元、6.05億元和5.65億元,媲美海外動畫大片。三是受眾人群不斷拓寬。從單純的“小手拉大手”到“大手拉小手”、二次元受眾,中國動畫電影的受眾取向正在逐步拓寬。多元化的動畫電影定位,讓每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觀看的動畫電影。四是制作主體更加多元化。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等老牌電影公司繼續投資制作動畫電影,華強方特動漫有限公司、北京其欣然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等壹批新銳動畫公司也制作了多部動畫作品,央視動畫、卡通衛視、動畫教學機構、民營上市影視公司和互聯網影視公司參與動畫電影制作的積極性也日漸高漲。五是發行專業化程度加深。2016年,參與動畫電影發行推廣的企業達到88家,體現出發行市場的活躍。除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樂視影業等民營電影發行企業均參與發行動畫電影。同時,卡通衛視等電視機構、網絡視頻、網絡票務等互聯網企業也積極投身動畫電影發行,還誕生了壹些專門發行動畫電影的公司。六是盈利模式日漸豐富。動畫電影票房收入以外的播映權收入、音像制品發行收入、IP改編權收入、衍生產品銷售收入等非票房收入逐漸形成規模,眾籌、植入等融資手段也增加了影片的收益。

網絡動畫已成為中國動畫產業重要的新生力量。壹是播出效果較為顯著。壹方面,網絡已經成為傳統動畫重要播出渠道,特別是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傳統動畫片在網絡上收到熱捧。《熊出沒》系列累計播放量約400億次。另壹方面,壹些專門為網絡傳播制作的動畫作品也大受歡迎。比如以兒童為受眾的《貝瓦兒歌》系列和以青年為受眾的《畫江湖》系列的網絡動畫作品全網點擊量分別達到600億次和150億次。二是產業鏈運營方式不斷拓展。壹方面,網絡文學或網絡漫畫成為網絡動畫重要的內容;另壹方面,網絡動畫還改編成其他影視作品等。網絡動畫便捷地打通了文化產品各領域間的壁壘,使不同的產品形式可以互相借力,形成合力。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同名網絡動畫《全職高手》於2017年開播,最終以8億播放量收官,其同名改編漫畫在連載平臺已累積4.1億點擊量,並正在進壹步改編為電視劇和舞臺劇。三是盈利模式逐漸豐富。除了播出收入外,植入廣告收入、遊戲收入、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收入,也成為網絡動畫的收入來源。四是投融資市場活躍。以騰訊、優酷、愛奇藝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均紛紛布局網絡動畫領域,傳統電視動畫制作企業、播出機構、影視公司也逐漸在網絡動畫領域開展項目投資。

三、支撐體系逐步健全

壹是政策扶持不斷完善。中國動畫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助推。動畫作為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壹種文化產品壹直以來就受到黨和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關註。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由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10個部門組成的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從而構建起我國政府推動動漫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等先後推出多項政策鼓勵國產電視動畫、電影動畫的發展。播出配額政策的出臺,有效拉動了市場對國產動畫的需求,從而帶動了動畫的制作生產。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動漫獎、國產電視動畫季度推優、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漫扶持計劃、國家動漫品牌建設和保護計劃等的出臺,引領了中國動畫的價值導向,刺激了國產動畫市場中的精品供給。《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動漫遊戲等新興產業。中國動畫產業得到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等多個政府部門的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

二是教育體系不斷成熟。壹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中國動畫的進步與90年來動畫人才的教育培養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動畫教育經歷了從以臨時性的畫工培訓為起點,到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學歷教育的變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教育發展提速,動畫專業出現規模化態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吉林動畫學院等高等學府的動畫專業建設取得較好成績,教材體系、精品課程體系逐步完備,優秀動畫教學成果不斷湧現。

三是會展活動日益豐富。會展是壹個行業重要的支撐平臺,隨著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動畫會展也逐漸顯示出其在信息發布、項目對接、消費拉動和文化傳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國國際動漫節、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中國國際影視動漫版權保護和貿易博覽會、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等壹批政府支持、專業化運作的會展成為在動畫領域具有匯聚效應的品牌會展。2016年,我國總人流量超過5000人次、展會面積大於3000平米、采取收費制、非首次舉辦的規模型動漫展會共142個,僅上海每年就舉行22場規模型會展。同時,中國動畫學會組織的中國動畫年會、中國動漫集團組織的中國卡通形象營銷大會等壹批專業動畫行業會議也獲得了業界的廣泛好評。

四是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活躍。如今,壹個國家的動畫行業絕不可能固步自封地發展,壹定要融入國際市場,尋求合作共贏。中國動畫的國際交流合作正在從以往以參加海外動畫會展、影片競賽為主,向合作合拍、投資收購等更具深度的方式轉變。央視動畫有限公司以“熊貓+”為策略開展國際合拍,先後與捷克合拍《熊貓和小鼴鼠》、俄羅斯合拍的《熊貓和開心球》等電視動畫片,受到觀眾廣泛好評。中美合拍的《功夫熊貓3》全球票房達5.21億美元,在中國地區的票房也高達10.02億元。中日韓三國之間動畫領域合作明顯增多,中日合拍的《三國演義》;由中國動畫公司投資、收購韓國動畫企業和項目誕生了《超級飛俠》《彩虹寶寶》等多個優秀產品。隨著“壹帶壹路”倡議的提出,中國與東盟、西亞以及歐洲地區的動畫合作也有所加強。中國動畫學會以“請進來”、“走出去”的互動模式,推選精英企業與精品動畫,在法國戛納、安納西和新加坡等國際大型節展上,舉辦“中國動畫聯展”和“中國卡通吧”活動。

作者:宋磊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