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问题——中国内地首席漫画家颜开

 

颜开,中国最著名的漫画家。 最早画王时代的中国漫画三剑客之一; 著有中国第一部新漫画单行本《雪椰》。颜开于1994年入行, 直到今天他依然致力于中国原创动漫事业, 创建公司, 组建国内一线的漫画原创团队。 CGGE有幸邀约颜开,就中国漫画行业发展做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中国内地首席漫画家颜开

 

CGGE:您1994年入行,是中国原创新漫画的开拓元老、中国漫画三剑客,被海内外业界誉为“中国原创故事漫画第一人”和“中国内地首席漫画家”。当初您是怎么走上原创漫画这条路的?

颜:因为“喜欢”和“运气”吧。

其实人生大多数事情都可以终结在这两个词上。只是因为喜欢,经过努力成功了,就叫“走运”。没做成,落得满身伤痕只剩唏嘘,就叫“命运”了。我算是比较走运的那种。

我是3岁就喜欢涂鸦的娃。7岁被家里问起长大想做啥?就怯怯地问:“画小人书的算不算画家?要是,我就想做画家……”中学时,我爱上写自创小说然后自配插图,写了几十本,那时觉得做个能自己解决插图的作家特别酷。再然后,就赶上90年代初《七龙珠》《圣斗士》《城市猎人》那批经典盗版新漫画流入国内了。一看我就爱上了它们,觉得这是梦想中的,把绘画技巧、编剧能力和影视镜头语言结合得超棒的一种艺术形式。从那时起,我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辈子就做个漫画家去了。那之后,就是各种的自学练习。

也不是一路顺利的。我有个称号是“国内原创新漫画的开拓元老”,就是因为我属于第一代漫画家,在那时,中国新漫画是一片荒原。学习漫画是没法拜师的,一点一滴全靠自己摸索;想找同好是没有的,这还是新事物只有少数人接触到;想投稿出道是无处可去的,因为没有任何可供刊载的平台;想让人理解你想做什么是徒劳的,因为那时的新漫画和游戏一样,是学校家长眼中的过街老鼠……

直到94年,有一次去书报亭发现了一本杂志——《画书大王》,这是改变我一生的转折点。《画书大王》作为中国第一本新漫画形式的杂志,上面除了刊登热门的日本漫画连载外,也鼓励大家投稿,想开发中国自己的原创漫画。这对于我和当时很多想画原创漫画的人来说,感觉就如被困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终于等到了唐僧。在当天晚上,我就备下画稿投到《画书大王》的编辑部,也很荣幸,时任《画书大王》的总编王庸声老师看中了我的稿子。那时他正打算创建中国第一个新漫画创作室,因为条件有限,只能从全国挑选三个年轻人加入。而我,被选中了。我花了三天三夜说服父母,想从大学辍学,北上北京奔赴漫画梦。最终能让我说服他们的,是“大学,永远在那里,需要的话,还能随时去进修。而如果我错过了这个机会,我可能错过的就是整整一个时代。”

我最终没有错过那个时代,带着梦想到达了北京,在《画书大王》上开始刊载我的处女作《雪椰》,并且一炮而红,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出版漫画单行本的原创漫画人。然后从那时候起,我痛并快乐着,一路摸爬滚打到现在。

感恩和感谢,这25年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师长及同行朋友们,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直至现在的幸运。

 

漫言星空作品:《大唐无双》

 

CGGE:在上个世纪90年代,漫画作为职业,还是不能被很多人所认可的。 您是怎么看待目前的国内的原创漫画发展呢?未来您觉得中国的漫画发展之路在哪里?

颜:是的,当时漫画作者不太能算一个值得推荐的职业,其实现在也是(笑)。因为太累了(笑)!每天伏案12-12个小时画画,就是我们的日常。我常常说,选择了画漫画,就是选择了“锁在桌前的浓缩人生。”

国内原创漫画环境这几年比起早年可以说好了太多太多,最初最苦的其实是90年代的那一批。不被理解,没有收入,没有平台,更不要说各种资源。基本是光凭着梦想过活的一批。还能坚持到现在的,凤毛鳞角。

而现在,因为之前政府对动漫行业的支持,以及后来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提供的助力,整个动漫行业比起10年前可以说是有质的飞跃。作品数量、作者编辑等从业者人数、及可以发表的平台等等,这些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出道容易了,受众扩大了,市场和资本离行业更近了,甚至连行业的产业链也开始有了能链接起来的可能,有了联动开发的优秀案例。很多大的集团和资本,比如光线和奥飞等,都在建立自己的内生态链。而国内大多数拥有优秀原创能力的团队,都在14-17年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随着环境的好转,竞争态势也升级了。几部票房炸裂的影片,比如《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以及新时代网络平台如腾讯动漫和快看漫画的兴起;都对行业起着一定的助推作用。

当然现阶段也有现阶段要面临的挑战。之前各新兴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的“唯数据至上”的竞争策略,开始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这种策略对行业“劣币驱逐良币”“IP创作质量好不如数据运营得好”等现状是有一定助推作用的。随着资本今年的退潮,行业恐怕要渡过艰难的两年了。但是这同样也是洗牌的两年,一些并不懂行业,也不能创作好作品,只是冲着资本及数据噱头而来的公司,将被从行业里洗走。而能留下的,只会是真正能为行业创造价值的中流砥柱。

网媒漫画要花多久顺利过渡到付费阅读?行业能不能建立起良性的作者成长生态圈?是维大数据马首是瞻?还是走日式美式创作方式组建梦幻团队打造精品?这些都关系到原创漫画今后能不能走好能不能走顺。也是我们正在面对的问题。读者或观众、作者、平台、资本和社会力量这几方得拧成一股绳才能让原创国漫走得更高更远。

 

漫言星空作品:《龙族》

 

CGGE:从一个原创漫画家,到成立自己的文化公司,您是如何平衡漫画创作和漫画“变现”之间的关系的?您是如何看待将“粉丝经济”融入漫画变现过程的呢?

颜:……我从一个单纯的漫画家变成一个文化公司的老板……嗯……基本上是被行业逼的……

从本心上来讲,专注于创作漫画本身才是我最想也最爱做的。但是很可惜,我在国内是“第一代”。“第一代”就意味着你不可能像日本漫画家一样躺着光创作就好。在各种行业资源都欠缺的情况下,就意味着你要什么都自己来,从寻找平台到市场调研,从培养团队到商业运作,从项目洽谈到政府对接……只考虑如何创作,在一个恶劣的创作环境中是不现实的。如果没有自己成立公司,估计我早已在国漫发展的这艰难的25年中和不少伙伴一样消逝了吧。

当然,成立公司,成为半个“商人”,对一个作者而言始终是痛苦的。仅仅是想一想一半时间创作一半时间得考虑运营,画稿子的中途随时会有员工客户闯进来要你开会或签字,稿子明明到死线了却接到了政府封闭活动的通知……这就足够撕裂不少小伙伴的人生了。(笑)

“作者”“商人”这两者经常充满矛盾,但是我认为他们还是有共通点的。因为不论好作者还是好商人都肯定想为读者及受众呈上一份好的作品好的漫画,在这个追求上应该是一致的。我并不是太过于考虑个人艺术追求的漫画家,一直肯定漫画是“大众娱乐艺术”,所以在顾及市场变现的方面,倒是还算一直及格的。“先市场再艺术后个人”的创作准则我是一直在遵循的。

至于“粉丝经济”融入漫画的变现,目前我们也在摸索中,这对于任何一个寻求未来发展的创作者或团队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它考验的并不是团队的创作能力,而是运营能力。目前,国内很多作品一般但运营能力强大的团队,只靠运营就在各方面都超越了创作能力强悍的团队,这是现实。有互联网运作经验的团队,在“粉丝经济”上是有优势的。

 

CGGE:在您20多年的漫画生涯中,创作了很多漫画作品,并逐步形成了“颜开文化出品”这个品牌。而且颜开文化还在2015年和光线传媒合资成立了北京漫言星空文化有限公司。漫言星空将以前颜开文化的IP版权注入这家新公司,并借助光线在影视端的资源进行影视化,可以透露一下目前哪些经典漫画作品正在制作过程中么?

颜:哇!小编做了很多功课呢!晚上可以加鸡腿!目前来说《星海镖师》这个大系列正在做动画及影视开发的前期工作。《雪椰》漫画正在重启,也有计划推上动画影视的制作日程。但现在项目仍在保密期,还没到合适的公布时机,回头时机合适会和大家公布进一步的消息。

 

漫言星空作品:《雪椰》

 

CGGE:随着现在大量的漫画作品被改编成了动画、游戏,相应的衍生品也不断推向市场,在您看来,一部漫画作品是否被改编成游戏,动画等,要从哪些方面来评估?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未来被搬上大荧幕呢?

颜:评估的要素非常多也比较复杂。目前行业流行的是数据流,一个有越强大数据支撑的IP就有越大的开发价值。但我个人看来这不是唯一的标准。有数据支撑的作品当然肯定有改编衍生的价值。只是有时候,数据可能是制造的而非真实的,是业绩的考量和利益的交换得来的。有时候,有数据仅仅证明作品有网感好传播,却相当难改编。业内用极高的价格买回了貌似IP的“作品”,最后却发现只买了个“名字”而所有故事内容都需要回炉重造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所以,作品是否有被改编并被打造产业链IP的价值,并非有优秀的数据就足矣。除优秀的“数据”外,还应考核:

“世界观”:作品本身的世界观打造有无特色?是否足够庞大?或足够真实?(真实是基础,有特色是护城河,庞大才合适投重金长期打造)

“情节”:作品故事情节是否精彩?量级是否足够?合适长剧&电影?(3年以下的漫画连载,基本从改编影视剧角度来说体量是不足够的)

“人物”:人物塑造是否立体及讨喜?作品的粉丝们爱作品更多还是角色更多?甚至是爱作者的?(优选角色讨喜的)

“适性”:作品能适应改编为任何作品?或是二次元属性过强只适合改编动画?(相当多的作品改编为真人剧会很违和)

“时间厚度”:这是常常被IP采购忽略的一点,但实际1-2年的新生爆红作品和10年长久连载陪伴受众成长了的作品,改编后能引起的效应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时间厚度越厚,越适合打造大IP,短期爆红只适合赚快钱)

我们自己创作的作品,在以上的几点上都特别注意。任何一个在以上评估标准里不能达标的作品,在我们上漫画创作提案时,就已经直接先被否决掉。人物要让人爱且出场数量足够多:世界观要足够大并且有开放度:情节要硬:适性不能二次元到真人无法出演:至于时间厚度,只要市场和受众认可,我们做的都是10年-20年的创作计划,以求覆盖一代人的童年和少年期,并让他们终生愿意为此品牌消费。

 

漫言星空作品:《星海镖师》

 

举例的话:《星海镖师》,连载10年,原图书受众巨大,世界观是星海(宇宙级),群像剧,出场角色超过百人,有各种番外,设定里暗含游戏等级体系等,适合动画及真人科幻改编……

《神精榜》,连载12年,原图书受众巨大,世界观是中+西神化体系,群像剧,场场角色超百人,有各类番外,设定里暗含游戏等级体系等,适合动画改编……

《雪椰》……《大唐飞行志》……等等

我自己当然是一直期待我们的作品能登上大荧幕的,并且一直在为此努力。这除了是我自己的愿望,我相信也是跟随阅读我们漫画多年的读者们的愿望。严格来说,我们大多数作品的辉煌期在纸媒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机会并不比新生代更多。但我们始终相信,经过了资本浮躁期,我们的作品的优质度很快就会被同样想做优质作品的合作者看到。就如同《星海镖师》被光线传媒看到并发掘一样,我们其他的多部优质IP,也时刻在期待有新合作伙伴的握手。

 

CGGE:作为一个漫画行业的老前辈,您认为作为漫画从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哪些是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呢?对当下年轻的漫画从业者们,您有什么想说的话或者建议呢?是否有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呢?

颜:不同阶段我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现阶段来说最难的应该是:漫画从业者要在这个浮躁浮华的社会里沉下心来创作或工作,不能被外面的五光十色诱惑。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还并没有完全过去,有时候,平台稍微一个“数量比质量重要”的引诱,或是一点点出于对流量型同行收入的嫉妒,就可能让你走向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随波逐流去画“总裁流量漫”,虽然能让你或团队赚到快钱,但那只会缩短你的职业寿命。而只有“秉持初心”地创作,才可能让你未来有机会踏实前行,脱颖而出。

至于素质和技能?强调我们当年强调的绘画能力,策划能力,编剧能力等等早已无意义。手绘过硬?PS技能MAX?编剧大牛?那都逐渐无意义。

组团吧。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早已非纸媒时代可比,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跻身一线竞争领域的。创作,市场营销,平台关系,粉丝运营,资本对接能力……每一项现在都很重要。加入团队或者自建团队,已是入行竞争的基本条件了。而现阶段平台很多机会很多,很多小伙伴们也相对容易拿到刊载机会,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前匆匆上马刊载,然后直面市场的冲击打脸,这会使很多新的小伙伴直接阵亡。能连载,不意味着一直能靠连载活下去。不出爆款,却会意味着团队活不下去。做流量,意味着你有现金没未来。做质量,却可能活不到未来浮出海的那一天,带着大量IP积累活生生憋死……

所以,还是坚持。在早年,我强调个人的坚持,因为从业20多年,我见过太多的天才像流星一样划过动漫的天空,也见过不少能力仅及格者(比如我),纯因为极度的热爱和不错的坚韧,活了下来并且活得还不错。而现在,新时代,则变成团队的坚持。能活下去,才会被看到。足够热爱和坚韧,才会在被看到时,真正抓住机会做出成绩。让你的人生,因为喜爱动漫而变得足够酷炫。

共勉。漫言星空随时欢迎各界好友的合作。希望有机会一起做出一番事业,一起傲娇!(笑)

 

漫言星空作品:《机动战士敢达UC》

2018年10月9日

                                          司知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