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sBeat峰会2025:游戏改编影视的成功密码——信任与还原度

从《我的世界》到《最后生还者》,好莱坞为何突然「会做游戏改编」了?

近期,游戏IP改编影视作品在好莱坞势如破竹:《我的世界》大电影全球票房突破9亿美元;HBO《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口碑爆棚,第三季已在筹备中;亚马逊的《辐射》第二季和《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续作等更多游戏改编影视作品也即将问世。

在洛杉矶举办的GamesBeat Summit 2025“好莱坞与游戏”论坛上,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成功改编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对真实感的坚持。它们不仅还原了原作的精髓,还深入理解了游戏为何能打动玩家。

“顶级改编电影做对的一件事,就是真正倾听粉丝的声音,”Baobab Studios CEO Maureen Fan在座谈会上表示,“好莱坞常有‘我是创作者,我最懂’的心态,但这些成功作品恰恰是因为愿意倾听。”

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组织玩家焦点小组,还需定期与原游戏开发者沟通。Fan的团队在改编游戏IP时,每月都会与开发方交流,探讨玩家对项目的潜在反应。

Luminate对最卖座的电子游戏类电影的研究数据。

“我的背景是用户体验研究,所以非常重视这一流程。但我的团队必须学习适应这一点,”Fan解释道,“我的联合创始人执导过所有《马达加斯加》电影,另一位创意总监则是《海洋奇缘》的唯一制片人。他们原本习惯于‘我更专业’的思维,但经过这些年的磨合,现在反而主动寻求数据支持——尤其是面对Z世代内容时,不同代际的认知差异很大。”

幕后人才同样关键

尽管影视公司正疯狂争夺大型游戏IP,但Alcon Interactive总裁George Collins认为,找到合适的导演和编剧才是未来的竞争核心——尤其是那些能赋予IP新视角的人才。

“想想格蕾塔·葛韦格执导的《芭比》,或者菲尔·罗德与克里斯托弗·米勒打造的《乐高大电影》——这些原本很容易拍成俗套烂片,”Collins说,“但他们用独特的创意突破了预期,这才成就了好作品。”

尚未被改编的巨头:成本与风险的权衡

尽管近期游戏改编作品表现亮眼,《使命召唤》《侠盗猎车手》等顶级IP却仍未登陆好莱坞。Skydance Interactive负责人Dan Prigg认为,高昂成本是主因之一。

“如今想拿到《侠盗猎车手》的授权费就价格不菲,更别说制作还得匹配观众的期待,”Prigg表示,“看到预算表的人都会倒吸凉气:‘这风险太大了。’当然,它可能大获成功,但也可能血本无归。”

Collins则指出,《使命召唤》电影项目迟迟未推进,问题不在成本,而在于缺乏合适的剧本。“你需要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剧本,无论是试播集还是电影剧本,还得找到能驾驭它的团队。这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失败改编的代价:伤害游戏品牌

若项目缺乏靠谱的团队和故事,不仅电影会扑街,游戏IP和开发商的声誉也可能受损。Fan回忆自己在Zynga担任游戏副总裁时,曾拒绝好莱坞提出的《FarmVille》剧集企划——尽管游戏当时很赚钱,但她不愿冒险毁掉品牌。

“糟糕的改编会搞砸我的IP,危及核心收入,甚至激怒玩家,”Fan强调,“除非我完全信任导演和剧本,否则绝不会轻易放手。”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