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争锋》:直播服务的异类

《漫威争锋》在去年12月初发布后,成为Steam CCU“有史以来第二大全新免费游戏”。尽管新的在线服务游戏通常在发行后会出现大量用户粘性,但《漫威争锋》却越来越受欢迎;它坚定地抵制了最近由康科德和XDefiant等现场服务失败引发的趋势。

这并不是游戏脱颖而出的唯一原因。《漫威争锋》现在也拥有最受欢迎的游戏Discord服务器,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公司在西方高清市场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就在《黑神话:悟空》成为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游戏之一之后不久。《漫威争锋》的开发商和发行商网易(中国第二大游戏公司)也创造了一个可能立即成为经典的游戏。

除了展示漫威IP的吸引力外,网易还有效地将中国和美国的AAA在线服务游戏开发和支持联系起来。这款游戏在西方市场比在亚洲更受欢迎,但游戏团队似乎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加拿大运营。北美团队大多位于西雅图和蒙特利尔,由“游戏和关卡设计”组成,尽管中国也有许多设计师。两个人——来自西雅图的Thaddeus Sasser和可能在中国的陈光云——被媒体描述为游戏的导演。北美团队还包括许多营销和发行人员,他们在Halo Studios(之前的343 Industries)、Treyarch、Big Fish、Ubisoft和其他顶级开发商拥有丰富的经验。

鉴于两者的相似之处,《守望先锋》(由网易在中国发行)经常被描述为为《漫威争锋》树立了先例。但网易自己的《永劫无间》(发行于2021年,2023年转向免费模式)可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多,它向西方高清用户展示了一款带有动漫/东亚美学的英雄导向型第三人称PvP游戏的潜力。这也证明了网易可以成功地在西方运营和发展一款即时服务游戏。

到目前为止,网易和漫威似乎已经在他们的新英雄射击游戏上挖到了金子。但是,漫威的对手们是否已经进入了竞争激烈的直播服务市场呢?

分析《漫威争锋》的成功

据中国游戏网站Gamelook估计,《漫威争锋》首个月营收约为1.36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来自中国以外地区。微软的Will McCahill从Steam畅销榜单中收集的数据也显示了《漫威争锋》自发行以来在排行榜上的主导地位。

 

来源:https://newsletter.gamediscover.co/p/which-countries-dominate-steam-bandwidth

自发行以来,《漫威争锋》一直是全球最畅销的Steam游戏之一。数据来源:Steam (via Will McCahill);图表由Naavik绘制。

IP的地区吸引力似乎是保持收益势头的一个因素。《漫威争锋》在东亚市场初期表现强劲,但在Steam冬季促销开始时,它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并未能恢复。出售后,西方大型市场的营收迅速反弹。

尽管《漫威对手》的美学灵感来自于动漫,但它在东亚地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时间会告诉我们网易是否能扭转这一局面,尽管Steam的历史数据表明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其他表面上类似题材的游戏,如《守望先锋2》和《总决赛》,与《漫威争锋》的相同玩家数量比人们想象的要少。这表明这款游戏吸引了那些通常不会尝试英雄射击游戏的玩家,这可能是由于漫威IP的实力,以及它的发行稳定性、稳固的游戏平衡、低技能障碍、玩家友好的盈利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漫威争锋》与《Helldivers II》(另一款相对较新的在线服务)在Steam上的评论重叠最多。与此同时,《守望先锋2》在Steam上与《漫威争锋》分享的评论更少,这些评论的正面评价也更低。

评论漫威《蜘蛛侠:重制版》的玩家对《漫威争锋》的评价比其他任何游戏都要正面,尽管这款游戏与其他两款拥有较少评论的游戏并列。这表明Marvel的IP成功吸引了来自不同游戏类型的玩家。

网易的另一款在线服务游戏《永劫无间》得分很低,评论者很少重叠,这些玩家的正面评价比例也相对较低。Will McCahill将此归因于中国Steam评论比全球平均水平更负面的现象,以及Naraka在中国的高玩家数量。

《漫威争锋》的评论重叠和情感的相对分布特征体现了其竞争对手的用户对游戏的接受程度,并指出了游戏在这一群体中的长期表现。

在PC和主机平台上,《漫威争锋》是最近唯一一款在发行前30天DAU增长的免费射击游戏

在最近推出的高清直播服务游戏中,《漫威争锋》是唯一一款在发布后30天内实现用户基础增长的游戏。随着1月10日第一季的推出,网易的Steam CCU实际上比七天前提高了52%,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英雄神奇四侠。

有传闻称,在排队等待比赛时,这些角色是游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这一定会让迪士尼感到高兴,因为它正准备在今年夏天推出十年来的第一部《神奇四侠》新电影。

《漫威争锋》在CCU和Discord用户中的巨大影响力甚至比最大的PC在线服务游戏Discord服务器更加明显。

Discord是《漫威争锋》的一大卖点。该游戏的Discord从其主页进行推广,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Discord,其会员数量几乎是第二大游戏Genshin Impact的两倍,并且远远超过同类高清游戏。事实上,Marvel Rivals现在似乎是所有类型的第二大Discord服务器,仅次于AI工具Midjourney。

《漫威争锋》的Discord服务器几乎是《Genshin Impact》的两倍,在撰写本文时,其31%的成员活跃在聊天中,而《Genshin Impact》的活跃用户为22%。

这个庞大的社区让《漫威争锋》比竞争对手更能留住用户。这款游戏奖励那些将自己的Discord和Twitch账户连接到自己的游戏配置文件的用户,并提供了直接从主页进行连接的链接。

网易还利用《不和》最近的任务功能进行了一次推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专属的《不和》徽章,这个徽章是受人喜爱但备受争议的陆地鲨鱼杰夫(Jeff the Land Shark)角色——所有这些,除了游戏及其IP的普遍受欢迎之外,都帮助《不和》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漫威争锋》主要面向PC玩家,特别是那些加入其Discord网站的高粘性玩家。来源:Discord, Steam, PlayStation, Xbox

《漫威争锋》的未来

一款执行良好的免费英雄射击游戏,加上这么大的授权,在发行时注定会吸引一些人的兴趣。尽管如此,《漫威争锋》的持续成功还得益于许多其他因素:令人愉悦的游戏玩法、玩家友好的盈利模式、经过精心调整的竞争平衡、频繁的内容发布和流畅的技术发布,这些都是它的关键品质。

尽管这类游戏的寿命存在疑问,特别是当需要在新内容上投入大量资金时,但到目前为止,《漫威争锋》的表现基本上超过了所有同类游戏,是市场上真正的异类。

Marvel Rivals interview – how to make a hit live service game

《漫威争锋》发行时的可玩角色数量远超其他主流英雄在线游戏。请注意,《守望先锋》包含了两款游戏bb0来源:Metro, Mobalytics, Fandom。

到目前为止,在1月10日第一季开播以及《神奇四侠》的前两个角色——隐形女人和神奇先生——上映后,Steam CCU的收视率已经回落到基线水平。有趣的是,这个基线基本上与游戏的发行CCU相同,这表明到目前为止,《漫威争锋》在内容发布之间并没有失去玩家。相反,CCU在新内容发布期间会出现峰值,然后回到稳定而不是下降的水平。从短期来看,预计《神奇四侠》的最后两位成员在上映后会再次掀起一股热潮。

《漫威争锋》是一个真正的异类——它的发行日CCU超过了所有同类游戏,并随着第一季英雄|的发布而进一步飙升。图表由Naavik绘制。

从长远来看,这款游戏的发展前景良好。像Shroud这样的顶级主播都在宣布他们对这款游戏的热爱——事实上,他说他可能会“玩一辈子”。这位主播最近参与了另一款免费射击游戏《Spectre Divide》的开发,他最近玩《漫威争锋》的次数比其他任何游戏都多:在过去两周的12次直播中,有7次是《漫威争锋》,其他游戏的直播次数都不超过1次。

顶级主播对《漫威争锋》的真实、持续的兴趣可能会让《漫威争锋》成为Twitch上反复出现的顶级游戏之一,并可能支持电子竞技的出现。

网易承诺比几乎任何游戏都更频繁地发布新内容,此前推出的英雄数量已经超过任何同类游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新内容是重粘性的最大驱动因素,但与Riot或暴雪的游戏不同,《漫威争锋》中的新角色已经很受欢迎了,比如传言即将推出的x战警英雄。这可能意味着《漫威争锋》的用户粘性峰值比其他游戏更大,并且CCU基线已经高于大多数同类游戏。

这一较高的基线CCU也可能是游戏独特的付费战斗通行证方式的结果,它不会像许多其他游戏那样在赛季结束时失效。这也是《地狱潜水员II》的先驱,并且不会因为玩家未能完成战斗而惩罚他们。虽然这减少了战斗通行证道具的稀缺性,但从理论上讲,它通过维持用户进程和用户粘性来限制用户流失率。当然,游戏庞大的Discord社区也是保持玩家兴趣和粘性的关键。

《漫威争锋》也可以通过PS4版本扩大用户,就像《The总决赛》等其他在线服务游戏一样,自去年以来,一半的PlayStation用户仍然在PS4上玩游戏。即将到来的Switch 2也可能是一个福音-据说它在Steam Deck上运行得很好,并且任天堂新主机上的免费,可识别的IP至少可以保证巨大的用户流量。

《漫威争锋》的表现轻松超越了竞争激烈的在线服务游戏市场,并且在第一季的中途才获得势头。它有可能成为多年来第一款加入《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和《英勇》(Valorant)等大型游戏行列的游戏。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对漫威和网易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对其他所有人来说也是一个可怕的新竞争对手。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